天下足球网

您的位置:首页 >“管理培根”通识人文训练营>详细内容

“管理培根”通识人文训练营

文化培根 | 艺.述之四川博物院简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1 15:35:44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现有院藏文物3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新馆占地88余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3c26022492ed41a38100e314c70ce645.Jpeg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从原始烹饪到饮食礼仪,从皇家风范到市井烟火,从宴乐之酒、诗人之酒到雅士之茶、市民之茶……食器文物反映出的饮食文化的变迁,从这里亦能窥见。 

以“火烹”之名

4c0fd44424fd4d1990bf00e8fff6e9dd.Jpeg

太初,古人类生活与所有动物无异,一样从大自然中索取自然形态的食物和饮料,“茹草饮水取草木之食”。“茹毛饮血”不是比喻,而是事实。当人类的饮食实现了从生食到熟食的转化,肉类食物变得美味有营养,在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命运。在其中,火,以及利用火对生食进行加工的尝试成为关键。

3ebb19e99c8c4e07ba549043356830c6.Jpeg

以火为媒,人类第一次闻到了脂肪的香气,也发现了泥土的秘密,黏土经过火烧变硬而不易变形,使得陶器的发明成为了可能,从而先民们也开始了各种令人惊喜的尝试和发明。今天,小艺给大家讲解的第一批器物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aed32de814be46d6be1239aa5afa40ae.Jpeg

为了煮食物,出现了陶鼎。因为通常负载比较大,所以是三个实心足,足下燃火,在炉灶未广泛使用前,鼎兼有锅、灶的作用。

31e1aee094644b0b8183801f121bdb99.Jpeg

为了吃到美味的粮食,出现了石磨盘、石磨棒。二者配合使用,将带壳的粟放在磨盘上,双手执磨棒来回滚动,使粟脱壳成为可以煮食的粟米。

0f3b8fc1c5c94712b7a9ca8cf39ec31f.Jpeg

由于不好控制火候,在鼎里煮饭容易煮出夹生饭甚至烧焦,为了吃到煮熟的粮食,于是有了鬲[lì]。鬲是一套炊具的其中一个部件,使用时,在鬲上还要放置底部有漏洞的甑,在鬲的腹部和空心足里盛水,足下燃火,通过蒸腾的水汽来蒸煮食物。就像现代的蒸锅一样~

8b6ffff3e90e4e5a86257a92a15f899d.Jpeg

为了更方便地盛水,有了这种尖底瓶。水至深井里来,套着绳子把瓶子放进水井里,空瓶的时候因为头重脚轻而倾斜,方便汲水;水装满了重心下移,瓶身就立起来,取水十分省力;瓶口小,搬运时水不容易溅出;底部尖尖,日常使用时插入泥土里即可安放。

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中国人迈入了文明的最初,食物便不再只是充饥的必需品,而变成了享受。于是,美味的食物和考究的餐具成为了一种追求,这一点追求落实到食器上,便出现了区别于陶制食器的青铜食器。

鼎最初是用来煮肉的食器,但由于青铜在当时极为贵重,青铜鼎便逐渐从食器,变成了宴飨、祭祀时的礼器,甚至象征使用者权力和身份的重器,同时,也说明了先民们对饮食的重视。

1eb443b86f0746b6bee4586a268813f0.Jpeg

夏初,从国家的九个州分别贡献而来青铜鼎,这价值巨大且十分沉重不易移动“九鼎”成为了国家的象征。此后,有了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的礼制。

象征着饭碗的青铜鼎,也成为了天子赏赐的最佳礼物。该“南宫柳”铜鼎,鼎上的铭文就记录了此鼎的主人南宫柳接受周王任命和接受赏赐的信息。

c7657c80138e4d2794a8ffc55ab411d7.Jpeg

还有许多青铜礼器,比如铜簋[guǐ]。簋是大碗,盛放煮熟的食物。将簋置于席上,人们席地而坐,用手到簋中取食。

“交君子”铜簠[fǔ],也是盛放稻米等粮食的礼器,由上下完全相同的两个部分合扣而成。铜簠装饰有夔纹和卷云纹,上下四面两个部分的连接处,是分别有一个倒扣可以合上的。

edd92a07e3b64e959f54dcae9150aa63.Jpeg

一件有意思的文物——烤炉。呈长方形,顾名思义,它是古人用来烤肉的器具,烤炉不算大,看来正适合一人食。烤炉内放炭火,炉上放肉串或者大块肉,烧烤时油滋滋地滴在炭火上,那声音和香气真是叫人无法忍受。

9a386ec7982e47409568980f06e57d43.Jpeg

铜烤炉旁还有一件铜染器。在中国古代把调味料称为“染”,染器由炉及耳杯两部分组成,食用时,调味料就装在耳杯里。

以“酒”之名

97e6c46fb9d949f1a4ff93ab9f6e0462.Jpeg

人类,从很早就开始喝酒了,一开始喝,似乎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种饮料,直呼“酒者,天之美禄”,是上天的恩赐。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里即有了酒具和制酒用的器具,单耳黑陶杯,就是一个盛酒的杯具。

当人们品尝到了酒的滋味,也自然地用了许许多多的器皿来安放它。

dc1a3b30feb742308b4bb3860a91274d.Jpeg

可以用觚[gū]。

这件“戌马”铜觚,喇叭形口,有细长的柄,外面装饰精细的蕉叶纹和兽面纹,是用来装酒的。

b8329547a5f745649cf8bfe188d0b7f1.Jpeg

可以用尊。

尊在商周时也是重要的礼器,祭祀、宴乐等场合中用来盛酒。该饕餮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铸造的杰作。器物的肩部都卧着一只小兽,四面的中间又都有一兽首,通体覆盖密集的云雷纹、饕餮纹和龙纹,叫人看到就移不动眼睛。

02fc1339f817460aa9af0de5517f7866.Jpeg

古人爱喝热饮。酒装在普通酒器里,担心凉了,还要有器具来温酒,于是有斝[jiǎ]。“祖己”铜斝,底部有三个空心足,便于加热,是用来温酒的器物。

也有小号的斝,同样是用来温酒的,我们可能比较熟悉,爵。青铜爵,三足分立,圈手叉腰,鼓腹昂首的,看起来好不神气。

以“茶”之名

dd2b4484e0a349eca60c8aed5ea6b8c4.Jpeg

说了酒,自然离不开茶。比起酒,茶作为一种饮料,在我国文化里更承担一种审美功能。

南方饮茶较早,马王堆汉墓随葬品中即有茶,汉代也有劳动人民在家里煮茶和去武阳(即四川彭州)卖茶的文献。在唐陆羽的实践及其所著《茶经》的推广后,煎茶、饮茶更成为士大夫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3b6b6f288164840b6ad714a66468f9c.Jpeg

比如汤瓶,是沏茶时装沸水的器具。这种出水口很短的汤瓶是比较典型的唐代形制。

下面是一个茶叶罐,用来装末茶的。

8b7aafafcce643eb8af499a75b83c0f1.Jpeg

宋代饮茶流行点茶法,即将茶叶撵成末子放在茶碗里,再执茶瓶向茶碗里注入沸水,同时用茶匙搅动。此时,茶盏会很烫,因此便有了茶托。

2b333ff5671e4f4da664ead75bd52ca0.Jpeg

白釉花式带托瓷盏

明清后人们开始更多地饮用散茶,茶壶成为十分便利的泡茶工具,极大地简化了饮茶的流程。

1040ca59ab944b788d11ae6145c2aecb.Jpeg

这件深绿色的壶身上布满黑褐色的细小开片,看起来似鱼子,因此得名鱼子绿釉。

还有一个可爱的鸭形锡茶壶,鸭子肥美,绒毛和羽毛都刻画得十分明晰,

972f76b23eab42ffbf975ea5e0503e62.Jpeg

从简便的茶壶发展而来,清代还出现了便于一人饮的盖碗。一盖、一碗,后来还有一托,茶水真正成为了寻常饮料。

274f27c5b3bb438b96e55eba69c48b54.Jpeg

现在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里仍然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甚至还被开发出喝咖啡的新功能。

以“饮食”之名

长江文明源,三星伴月出,巴蜀先民们拥有独揽九天的想象力,诸葛亮盛赞此处为天府之国。独特的四川文明在这里延续了四千多年,我们的微笑也延续了四千多年。四川博物院也收藏了各族文物达七千余件,为四川的微笑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光芒。

四川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一场饮食文化展,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近现代的共计118件/套文物。展览将在四川博物院临展一厅,一直展出至2021年2月28日。更多宝藏等你去解锁哟~

终审:管理员